7月7日,上海乐队学院2023届学生演奏证书毕业典礼在捷豹上海交响音乐厅·演艺厅举行。毕业典礼上,上海乐队学院执行长何大耿宣布:上海乐队学院迎来第100位毕业生。2023届的10位毕业生中,有7位来自中国大陆,2位来自中国台湾,1位来自澳大利亚。过去两年,他们在这里接受了乐队人才的定向培养,完成了几乎一对一量身打造的课程和实践。
(资料图片)
九年来,上海乐队学院累计培养107位毕业生,其中,90%以上的校友考入职业乐团,任职于16个城市、22家乐团,还有26人担任首席、副首席等重要职位。许多年轻人在这里完成了从音乐学院毕业生到职业乐团演奏家的身份转变,还有不少人入学时已是地方乐团演奏家乃至首席,他们在上海乐队学院开拓视野、不断精进,回到故乡后更好地引领地方交响乐事业的发展。
上海乐队学院院长余隆寄语毕业生:“愿你们保持永远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永不停止探索和创新,因为你们是中国交响乐的未来和希望。”
两年高强度训练,为年轻人开启职业生涯大门
上海乐队学院由上海交响乐团、纽约爱乐乐团、上海音乐学院三方机构共同创办,培养具有专业水准和国际视野的青年乐队人才。上海交响乐团是上海乐队学院的实践基地之一,也获益于上海乐队学院源源不断输送的人才。
上海交响乐团团长周平在毕业典礼上介绍,上海乐队学院已向上海交响乐团输送34位演奏员,目前有27位在职,其中5人担任首席、副首席职位。今年大提琴专业毕业生郑舒颐和圆号专业毕业生朱挹语在乐团招聘考试中考入上海交响乐团。
周平说:“上海交响乐团一直希望通过持续培养青年人才让乐团后继有人。除了乐队学院,我们还通过年轻人自己做主的‘青鸟计划’和即将开幕的上海夏季音乐节,让更多有才华的年轻人被看见。希望能为这些年轻人开启职业生涯的大门,迎接属于他们的明天。”
今年毕业的大管学生张溢洋来自昆明聂耳交响乐团,毕业后他将回到故乡,以乐团大管副首席的身份继续音乐之旅。张溢洋记得,2021年刚从云南来上海的时候,还有点“水土不服”。他当时已在昆明聂耳交响乐团工作5年,工作和生活都进入相对安逸的阶段。考入上海乐队学院之后,他将自己上紧发条,进入高强度学习状态。
“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次参加上海交响乐团马勒《第十交响曲》的排练。如此庞大、复杂的一部作品,在排练第一天就能达到如此高的默契和水准,我被上交的高水平、职业化所震撼。”张溢洋回忆。毕业后回到昆明,他希望能把在上海学到的演奏技艺和职业化、国际化管理经验带回家乡。
中外演奏家因材施教,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
毕业典礼前,张溢洋终于与纽约爱乐乐团大管副首席金·拉斯科夫斯基见面了。过去一学年,包括金·拉斯科夫斯在内的13位纽约爱乐乐团演奏家们两周一次在线上为上海乐队学院的学生们上专业课,累计270课时。本月,纽约爱乐乐团恢复在上海乐队学院的线下教学,9名演奏家将在未来一周为上海乐队学院的学生面对面授课,并肩排演,并与他们同台演出一场室内乐音乐会。
毕业典礼上,纽约爱乐乐团团长加里·金斯林分享了自己从茱莉亚学院毕业时的经历,当时他还不敢想象未来的路将通向何方,唯一确定的是自己对音乐的热爱。加里·金斯林鼓励上海乐队学院的毕业生们:“即使面临焦虑、不确定和失望,也不要放弃对音乐的纯粹追寻,因为这个世界需要音乐,需要音乐带来的美和希望。”
上海交响乐团大提琴声部的演奏家们和乐队学院大提琴学生一起演绎了格什温和皮亚佐拉的作品。作为教师代表,上海交响乐团大提琴声部首席黄北星不忘叮嘱毕业生们,“一定要每天练琴”。黄北星说,因材施教是乐队学院的特色,这极大提升了乐队学院毕业生的竞争力。“学生们身上的青春气息感染着我们,希望能为乐队学院第200位、第300位优秀毕业生的诞生而不懈努力。”
上海乐队学院理事长、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发现,经过两年的学习,参与中国各职业交响乐团的乐季排演,和不同指挥家、艺术家合作,让乐队学院的学生不断融入团队、主动表达和创造属于年轻人的音乐语境,探索属于自己的职业道路。他对毕业生们说:“此时此刻的你们,正亲历着中国交响乐事业的蓬勃发展,也正经历着世界演艺市场的革新和对传统舞台形式的挑战。希望你们用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将上海乐队学院推崇的职业精神和艺术品质传递到更多地方。”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施晨露
本文作者:吴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