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
【资料图】
这大概是南唐后主李煜最后的心声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南京人
李后主人生中的绝大多数时光
都生活在这座城市
在南京生活的四十年
也正是南唐定都南京的四十年
他的皇宫和他的人一样
都是极文艺的
南唐皇宫今何在?
我们一起走进烟火气升腾的街头巷陌
雕栏玉砌早不在,文艺范儿不改
玉宇琼楼
寻找城市里的文艺范
生活在南京,有几条街巷你一定不会陌生。羊皮巷、户部街,人来人往。木料市、明瓦廊,小吃店密布。
还有,建邺路、白下路、王府园、太平南路 …… 都是很有烟火气的地方。不过,当你行走于此的时候,可能不会想到,在南唐时期,这些街巷都是皇宫的范围。
没错,在这里出没,你就 " 进宫 " 了!
南唐皇宫的平面形状大致接近方形,南北略长,东西略短。根据考证,其北界为今羊皮巷、户部街一线,南界为今内桥北建邺路、白下路一线,西界在今张府园小区新发现的有石砌驳岸的水道一线,今木料市、大香炉、明瓦廊一线道路为当时宫西外侧大街,东界约在今火瓦巷一线。
简单而言,南唐皇宫的范围即淮海路以南、内桥以北、王府园以东、太平南路以西。《江苏文库 · 史料编 江南余载》凤凰出版社
《江南余载》记载:" 德明宫即景阳台之故址,有太湖石特奇异,非数十人不能运至,即陈后主之假山遗址。其下有井,石栏有铭,字迹隐犹在。"
阡陌交通
走出宫门逛街串巷
时光过去了一千多年,街巷早已变了模样,但是皇宫南门门口的那座桥仍在。
它就是 " 内桥 "。
南唐时期,宫城也叫 " 大内 ",因此宫城南面的这座桥就叫 " 内桥 ",内桥以下的河流变成了护城河。" 内桥 " 也叫 " 虹桥 ",是取 " 彩虹卧波 " 之意。
虹桥所对的南门,为南唐宫城的正门,皇帝进出皇宫,都要经过这座桥。现在中华门北侧的镇淮桥,是南唐金陵城的南界。宫城南门至都城南门之间是当时的御街。御街是都城南部最重要的南北向中轴线。也就是说,镇淮桥到虹桥这段路,是南唐时期的御街。
今天从内桥到中华门之间,是中华路,仍是城市的一条主干道,可以说这条路作为南京城南的中轴线主干,已经有一千年的历史。为便于排水,御街两旁还开有路沟。至宋元时期,街侧居民屋下仍见路沟旧迹。御街两旁多分布有各类官署,即所谓 " 诸司庶府,拱夹左右 "。
南唐的都城北部主要是宫城、皇家园苑、各级官衙以及军队驻所等,南部除御街两侧外多为居民住宅区、市集及手工业作坊等,如花市在花行街,专事金银器制作的银行在金陵坊银行街,鸡行所在的鸡行街是当时繁华闹市,又是南唐进士放榜之地,朱雀桥、新桥、笪桥旁都是市场。山水禅音
在自然中寻找心灵安栖
清凉寺位于金陵城西的石头山,原本是徐温掌握吴国大权时所建,名兴教寺。
南唐中主李璟即位后,曾在此纳凉避暑,于是将其改为石头清凉大道场。
李煜还是郑王时,就受法于法眼文益法师。李煜即位后,因为经常去清凉寺,专门在清凉山修建了一座避暑行宫,并手书德庆堂匾额,加上著名画家董羽画的龙及李霄远的草书,合称 " 三绝 "。清凉寺,也成为南唐金陵首刹。今天的清凉寺后,还有一口开掘于南唐保大三年的古井,因名 " 保大泉 ",井水丰沛,水质清冽,相传老僧饮此水而须发重黑,故又名 " 还阳泉 "。现存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原址重修的,并加建井亭、碑刻。
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南唐时代的南京,不光有山,还有水。
当年重修南京城,在城的北面,连接起原有的河流,构成了一条北面的护城河,就是现在珠江路到广州路到乌龙潭一带(干河沿)。
这条线就是南唐时金陵城的北界。
《江苏艺文志》写道:南唐二主李璟、李煜词突破五代花间词堆金砌玉的壁垒,前者多用比兴,妙能沉郁;后者全用赋体,超放自然,丝毫没有情感的做作。当时的人们还利用秦淮河部分水流,以及城东清溪河流,把它引到现在的城内,构成南唐宫城南面的这条护城河,这就是现在中秦淮的由来。
秦淮河还有一支,绕着通济门,从东水关入城;另外一支就南下从雨花门绕中华门等到凤台山这一带北上,构成城东南到西南的护城河,也就是现在城西的秦淮河,即外秦淮河。
城市旧影
城墙砖石诉说千年往事
宋代的《景定建康志》说,南唐金陵城 " 周长二十五里四十步,上阔二丈五尺,下阔三丈五尺,高二丈五尺。内卧羊马城,城阔丈一尺。"
南唐的南京城主要设了 8 个城门,北门在现在的北门桥,南门在现在的中华门,东门在大中桥,西门名为龙光门,位置大约在今天的水西门。
2001 年 5 月,伏龟楼遗址被发现。古建筑基础均由青灰色的长方形砖每两层交缝平铺,共砌筑二十一层,砖与砖之间用黄泥粘接。《景定建康志》[宋]马光祖 修 [宋]周应合 纂
凤凰出版社
据《景定建康志》21 卷《楼阁》篇记载:" 伏龟楼在府城上东南隅。景定元年马大使光祖增创硬楼八十八间 "。
文中还附上了宋代诗人杨万里的诗句:" 周遭故国是山围,对景方知此句奇。偶上伏龟楼上望,一环碧玉缺城西。"
在伏龟楼遗址的北侧,人们还发现了南唐城垣遗迹。这是秦淮河畔唯一保留完好的南唐城垣遗址。
今天南京人的脚下
是孙权的建业、司马睿的建康
李煜的金陵、朱元璋的应天 ……
南唐时南京的城市格局
后来被宋代和元代继承
朱元璋重建应天府城的时候
也在南唐江宁府的基础上扩建
历朝历代的遗迹
就这样在古城南京一层层叠加
李煜和南唐
在这座城市留下了深深的脚印
在你我相遇的地方
依然人来人往
感谢《李煜:南唐家国四十年》作者滕毅对本文的帮助文 | 现代快报 + 记者 王子扬 王凡
图 | 现代快报 + 记者 牛华新
视频 | 现代快报 + 记者 苏蕊 邱骅悦
来源:江苏文脉
查看原文宙世代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智慧云ZAKER旗下新媒体协同创作平台
相关标签南唐南京李煜秦淮河保大标签: